前陣子參加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舉辦的社會企業專家座談,以及公益(社企型)公司創業小聚,有些感想。
核心價值與公關操作
創業小聚請來了奧美公關,分享他們以「品牌大理想」來談品牌與行銷定位。個人感想是,跟社會企業談理想,好像有些詭異,除非有辦法讓想從事社會企業的朋友更能釐清/區隔/聚焦想要解決的社會問題。會中所舉的某些商業案例,在這個缺乏信任的社會,看起來更像是一種包裝與操作,在讚嘆宣傳影片拍得很棒、很感人的當下,其實我還在懷疑、保持戒心。
賣理想還是賣產品
此外,關於社會企業應該賣理想還是賣產品,理想是核心、是 Why/How/What 裡應最優先被定義的,或許某些時候可以拿出來行銷、說故事、啟發或激勵,但最後不管是在與其他企業競爭的市場裡、或是開創新的商業機會,仍是要靠產品定勝負。如果社會企業只賣理想,那麼,非營利組織還有什麼不同的東西可以賣呢?
公司治理與企業承諾的挑戰
據說,傳統的企業社會責任(CSR)有四大面向:公司治理、企業承諾、社會參與、環境保護。個人認為社會企業在這四面向應該是完全內化、原生具備、100%符合的,不需要特別去強調或提醒。不過,之前在參與社會企業專家座談時,發現「薪資偏低」似乎是一個共有的問題。這實在很弔詭/不應該。雖然(社會)企業創業/創新不易,但若是選擇犧牲員工的勞動條件,對於朝向企業營運的正常發展,還是有好一段距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