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都需要一部Good Guide

近年來國內食品安全問題頻傳,從塑化劑事件瘦肉精美牛,最近又爆發了假米粉毒澱粉、義美使用過期的大豆植物性蛋白生產小泡芙以及統一雞蛋布丁沒有蛋長明燈冰淇淋等等,國人無不人心惶惶,看到這裡問題來了,究竟是新聞報導的觀點問題,還是民眾太過於忽視自身的健康?認為食品擁有國家認證,因此都不會產生任何問題?許多產品號稱是有機產品、綠色產品或是公平貿易產品的生活用品,我們要怎麼樣才可以相信這些公司講的是真話呢?有鑑於此,我們應該積極為自己的健康把關,Good Guide 就是一部現代風險社會下的必備指南,專門幫消費者做產品測試的網站,引領我們如何買到一個「好」的「產品」。

 

(圖片來源:sfgreenbusiness.org

GoodGuide 2007年由加州柏克萊大學的教授 Dara O'Rourke 成立,目的是期許消費產品資訊的透明化,為人們提供更為明智的購物選擇。GoodGuide 產品資料的來源為科學研究機構、政府機關、非政府組織、媒體新聞稿與企業等的實驗報告及測量數據。並對此給予項目評比(1到10 分)。評鑑品項包含食品、家居用品、孩童用品、電器及服飾品牌等,評比等級有以下三項指標,主要是由專業的營養師、環境工程研究人員、化學專家、污染分析專家及公共衛生教授等的考核作為參考根據,民眾可以依個人需求找尋合適的產品。(更多的評測標準資料來源說明。)

  • Health(健康表現)    

​    根據產品內所含有害人體化合物的種類及劑量來評分。

  • Environment Impact(環境友善程度)   

    從產品生命週期的觀念(從製造到廢棄)考察公司生產所製造的環境成本及風險管理的能力。

  • Social Impact(社會責任)

    檢視公司是否有參與社區工作、製造端工人的待遇及工作環境是否有人道。

 

(圖片來源:GoodGuide

 

GoodGuide 主要特色融合了社群(Social)行動通訊(Mobile)以及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特別的是結合手機app,讓民眾在購物時能掃描產品的條碼,隨時接受到產品的相關評分,而個人的使用經驗也可以創建個性化收藏夾列表推薦好產品給你的親朋好友。網站上也提供「立刻購買」的服務,透過電子商務的模式讓 GoodGuide 營運更完整。此外,民眾也可以投票決定最想要專家馬上分析與鑑定的產品。

 

(圖片來源:inhabitat.com

 

GoodGuide 最重要的資產就是消費者的信賴,也就是公信力,不然很容易被其他人質疑或者淪為大廠之間競爭的工具,因此 GoodGuide 宣稱經過 Certified B 的認證,以確保其資訊透明性及肩負社會責任。此外,2012年美國產品安全檢測、認證機構 UL 的業務部 UL Environment 也收購了 GoodGuide 。

UL Environment 總裁薩拉·格林斯坦表示,UL 認證將在產品的所有價值鏈上,採取積極的措施進行更健康、更環保的產品調配。此次通過收購GoodGuide,將實現這一構想成為可能。

GoodGuide 與 UL Environment 攜手合作,運用簡單易懂的數據與資訊告訴民眾產品的特性與使用經驗,創造更好生活環境的精神真的值得效法。搜尋一下國內有無類似的app行動設計,發現經濟部與衛生署皆有推出多款食品安全指南的app~只是不知道實質操作成效如何...

 

  • GoodGuide 簡介

(圖片來源:Bloomberg Business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