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行動的邏輯是什麼?從 2007 年搶救樂生院開始,適逢國內 web2.0 工具/服務/觀念的興起; 2008 年的野草莓運動利用 Yahoo! Live 跟 Justin.tv 線上直播功能架設了台灣學運史上第一個網路直播平台,利用即時視訊轉播現場。2009 年莫拉克八八風災之際,網友利用 Google 地圖標示災情和所需物資,PTT 鄉民也開設 Emergency 板募集人力物資協助救災,台灣數位文化協會更號召網友組織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而莫拉克新聞網更持續報導災後重建的過程。2010 年強徵大埔農地與反對國光石化,以及 2012 年反媒體壟斷 2013 年反核大遊行等等...無不是運用新科技進行號召?而號召之後呢?由「讚」而「動」的動員,總要有「人」走出來吧!
(圖片來源:Social Media Events 2013)
舉例而言,2013 年「309 北中南東串連的全台廢核大遊行」,則是由台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等環保、社運、文化與社福各界公民團體共同發起、串連,實為超越黨派的自主性行動,期待展現公民而起的政治力量,要求一個符合環境永續的能源政策。在這場展現集體民意的行動中參與總人數約 22 萬人,活動口號為「終結核四,核電歸零」。
(圖片來源:2013廢核大遊行 臉書)
這些由公民團體展現的風起雲湧社會運動,組織成員多半是具有初次參與、缺乏領導的組織型態等共同的特性,由於社群網站等網路工具的使用擁有降低潛在支持者進入運動的門檻作用,因此透過社群深度溝通/行動表意的機會帶動思想革命。此外,對於網路動員到實體動員而言,現實空間與時間因素也就顯得非常重要,善用網路這項「工具」可排除地域限制,讓訴求訊息走出網路視窗,走進實體社會,進而凝聚群眾共識與達成行動。
長期關注網路對社會與經濟影響的科技評論家克雷˙薛基(Clay Shirky),於突尼西亞革命發生後他認為網路科技對社會真正的影響如下:
- 科技工具不能一夕改變社會,需要群眾的長期學習。
- 當時機來臨,網路才會成為推波助瀾的工具,就像突尼西亞一名失業青年的自焚,引燃網路的龐大怒氣。
- 新媒體最重要的功能不在於資訊內容本身,而是在於「協調社會運動的廉價與強效」。
- 新科技有助於公民社會的集結與發展,而公民社會的壯大,才是對抗集權統治的核心因素。
毛澤東曾說革命不是請客吃飯,而我說革命更不是臉書按讚~網路媒體擁有無窮的動員潛能,而身為公民的你才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關鍵,面對下一個網路行動,按讚之餘,你又將會如何採取「行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