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

您在這裡

charles

techPresident.com 發表了一篇文章,《With a Hat Tip to WhiteHouse.gov, The Nation Goes Drupal》,報導美國的左/自由派雜誌 The Nation 採用 Drupal 作為網站系統。The Nation 的開發團隊是 Phase2 Technology,Phase2 也是 WhiteHouse.gov 的幕後黑手。

在 The Nation 自己的報導 《The Nation Goes Open Source》 裡,很清楚地說明,擁抱開放原始碼不僅是技術轉換,更是一種政治聲明。

charles

Drupal Book

寫一本 Drupal 書籍的構想,始於 2006 年底,三年多來儘管多次宣示/發願,卻難以為繼。直到後來遇見了 tky,才讓這本《用Drupal打造酷玩娛樂互動社群網站:Facebook × 相簿 × 地圖 × 影音娛樂多媒體》得以問世。

原本構想的書名、封面與內容,到後來都有些調整,因此在本書的客服網站上,就沿用了原本的書名構想,以「Drupal - Web 2.0 網站製造機」作為網站名稱。在網站裡,除了刊登基本介紹購買資訊之外,也向出版社索取了一整章的

jimmy


(感謝街友先生願意跟我們合照)

如果要說 3 月什麼事情最令人興奮,大概就是忙碌之餘參與了許多社會公義/公益的行動。其中一個行動,就是最近街頭上可以買到的Big Issue大誌雜誌

賣雜誌到底可以做什麼?

我想不到,很多人想不到,但這本雜誌已經賣了17年,在台灣每本賣100元,而100元之中,有50元是歸這些販售者。販售者呢,其實是無家可歸的街友、遊民。

 

整個「賣雜誌」的關鍵其實是他的經濟模式,但更重要的是做這件事情的簡單概念,節錄這段 The Big Issue 大誌雜誌網站上面的文字來說:

自1991年成立至今已經達18個年頭,雜誌內容涵括時事、社會議題及藝文資訊,目前於英國、日本、澳洲等九個國家以不同版本的形式發行;特別的是,這份刊物的通路,是透過Homeless來販售...

The Big Issue 提供給無家可歸者和短期安置的人們,讓他們有機會透過銷售雜誌給一般公眾來獲取合法的收入。我們相信的是,在於提供“把手舉起來,

charles

去年因朋友轉介,有機會在一份奇特的經濟部商業司「品牌商圈季刊」,寫一篇關於非營利組織與科技應用的文章。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網路像一座橋,可以連結兩個各自分離的地域,將非營利組織與資訊科技專業人士串連起來。一個網友的善心義舉,可以透過社會性網路產生擴散效應,影響周遭擁有不同專業與經驗的其他網友。最後,透過協同運作的工人智慧(social computing),看不見的力量得以發生、作用,為非營利組織提供適切的解決方案與行動。

這是一個聽起來簡單又美好的概念,實踐上卻頗為不易,但仍有許多的成功案例可供參考,以下簡介兩個國內外的案例,希望能拋磚引玉,邀請有志之士共同努力。

全文請見 - PDF

charles

Linked Data

語意化網站出版(semantic web publishing) ,意思是將網站內容透過語意化的標記進行出版。主要是透過後設資料的描述,以提供一個語意化的脈絡,電腦可以理解其在非結構化資料裡所隱含的結構化意義,讓資訊的搜尋與資料的整合更為有效。

有兩種不同的語意化網站出版技術,一種是採用語意化網頁語言,將資訊視為資料物件來發佈,例如使用 RDF (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 和OWL(Web Ontology Language)。OWL 通常是用在特定的知識領域裡,以明確表達該領域裡的資訊。另一種作法是在文件裡使用新的標記語言,鉗入格式化的後設資料,例如 RDFa 和 Microformats。

OpenCalais 是一套由路透社所支持的開放式應用程式介面,藉由路透社所研發的語意技術與自然語言處理器,

harry

Usage statistics for Features

不打算寫 OpenAtrium 可以怎麼應用之類的文章了,想瞭解的人可以直接下載評估,發揮您的想像力。

這裡要提的是 Drupal 在開發上的難處,以及 Drupal community 試圖發展的解決方案,或者非 Drupal 專案面臨相同的問題,也可以當借鏡。

類似的解決方案有 Patterns, Database Scripts, Deployment... 等,在 drupal.org 都可找到。

那我到底想說的是什麼?

案例需求:

某個已經在線運作的 live 網站,其中一位版主大大,想說為網站加一個 karma 功能,依會員發表文章的次數,賦與不同級數的分數以及代表圖像。然後要在網頁呈現各註冊會員的 karma 值,能量光棒和 karma 頭銜與圖案。最後,也許會依據 karma 來發展不同的玩法。

實務開發:

  1. 把該站弄回一個副本到開發環境,並 dump 下來該站的數百 G 資料庫
charles

mouse

昨日(2009/12/22)應長輩之邀,參與了數位時代雜誌舉辦的NPO聚會。淑芳姐在介紹的網路星期二的時候,我想到友人 ilya 的一

現在我也可以說,「『我們』是一群在尋找滑鼠的人」。例如:如果學校課程、或者政府服務、或者政治選舉...他們出貨時忘了附帶滑鼠,那我們找到了滑鼠,就要把它裝上去(哈)。

如果有逛過家樂福或Pxhome,會發現滑鼠有千百種,有的滑鼠只能給右撇子使用(有障礙?)、有的每年要收授權費(嗯...我亂講的,MS應該也沒有出這種硬體)、有的還在使用古老的滾輪技術(IE6 only!?)、有的...???

尋找滑鼠,裝上滑鼠、裝上對的滑鼠,可能沒有一般人想得那麼簡單。網站/網路,也是如此啊。

至於我,我是

jimmy


猜猜看這是什麼?我不相信你認的出來,這是麥田..

溫暖的風吹過苑裡的稻田,這裡真是個適合人居的地方。看看綠油油的田地,有時還真的很羨慕還有機會生活在鄉間的朋友。什麼!這不是稻田?他不是綠色的..

不對,現在已經12月,怎麼還有綠油油的田...仔細一看,這看起來像是一堆青草吧。原來我這個孤陋寡聞,只知道做網站的都市小孩,絲毫不知道我們吃的麵包,吃的麵,吃的裡頭有麥的東西,就是從這堆青草種出來。其實這就是小麥!

在因緣際會下,我們透過網路星期二跟開拓文教基金會結緣,更因此接觸了喜願麵包的施總兼。在施總兼施大哥的熱情之下,我們有了對小麥生產履歷最基礎的認識,才知道原來台灣不是只有稻田,還有麥田,而這次網路也扮演了促使台灣在地農業資訊化的重要角色,希望透過網路平台,將生產的過程一一記錄下來。

說是這樣說,系統該怎麼做?以總「兼」自稱的施大哥,什麼都會也什麼都兼,也兼著清楚的邏輯跟我們傳達他小麥契作履歷系統的想法。我們才知道原來農業也可以流程化啊!碰到這個想法清楚而熱情的朋友,可說一定要把握機會承接施大哥的委託,參與這個瘋狂的理想,

頁面